如果這世界上,有這么一個人可以很樂觀地看待身邊的一切事物——臉上的雀斑、身上的破衣服、父母的離世、旁人的冷漠對待、甚至是自己的意外傷殘,我一定會仔仔細細地把他給摸清楚。就像Sylar貪婪地要把人的腦袋給看透一樣,這樣的快樂秘訣實在是太棒了不是嗎。
我想大家都一樣。這就是為什么那位女孩的名字最終被納入字典,成為一個代表“樂觀向上”的英文單字。
她,就是Pollyanna。
Pollyanna其實只是一個虛構人物。她是作家Eleanor H. Porter在1913年出版的兒童小說《Pollyanna》中的女主角。這本書雖為兒童讀物,但即使是成人當時也為之瘋狂。除了被納入字典外,這本書后來還引發了一系列多得足以跨世紀的續集(到1997年還有續集發表),甚至好幾度被改拍成電影。
至于這本書為什么當時會風靡全美國并掀起這份長達數十年追尋快樂的風潮,就請大家自己去閱讀吧。
曾幾何時,我甚至以為樂觀是愚昧的,是為求心理上的解脫而盲目地說服并操控自己的情緒。可原來,樂觀它其實是一種頑強,是種選擇接受事物兩面性中美好一面的堅持。再由這份勇敢,變得從容,獲得快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